原刊登於大誌雜誌2月 the Big Issue Taiwan Feb. 2016, photo © Mohamadreza Rashed, Nasim Mosavar, Golnaz Bahrami, Ila Deris
近日因為遵守限核約定而剛獲得歐美國家解除經濟制裁的伊朗,即將要成為中東及世界新崛起的國家,預計解凍的資產高達一千億美金,並且得以重回國際金融系統,在可見的未來外資必定爭相進駐,搶攻這塊自二戰以來少有的處女地,而伊朗這個前歷史古國,從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文明、波斯帝國、到後來的伊斯蘭文化,具備的雄厚歷史資產,其注入當代設計的大量養分,也即將要為中東的設計界帶來一片新氣象。
伊朗中部的可汗薩爾市(Khansar)離沙漠不遠,四面環山的城市美景如畫,因地形而生的宜人氣候,讓美麗多樣的野生花卉遍布,區域內更有多棟可追溯至伊斯蘭時期之前的歷史建築,是個能滿足不同旅遊需求的城市。而由伊朗ZAV建築事務所在此設計的「Pedari旅舍」(Pedari Guest House),不僅是招待遊客住宿的旅館,更是以保護生態為主要概念的友善設計。
觀光產業在當代是個兩難的議題,遊客來訪的消費及其帶動的相關工作機會與經濟發展,對許多國家或城市是賴以維生的收入,然而分寸若未拿捏得宜,卻會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或對古蹟及自然環境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Pedari旅舍的創建概念由此而生,希望推展生態旅遊的概念,著眼於長久經營永續發展,並且以城市社交活動中心的理念為核心,要營造一種遊客與當地居民能更頻繁互動的模式,主客交流有助旅遊深度,留下美好的體驗回憶,在帶動市民就業機會的同時,也為可汗薩爾塑造獨特的文化認同。
ZAV建築事務所以設計完備這些美好的想法,從空間安排與建築材料,到使用本地工程師與建築工人,落實成為今日Pedari旅社的模樣。與其說Pedari旅舍是旅行中的落腳處,不如以「小型聚落」來形容更為貼切,基地面積共兩千平方公尺,其中約有一半是花園與戶外空間,保留既有花園北側的舊民宅,重新整理納入新設計案,讓Pedari旅舍成為融合城市新舊歷史,更適合接待遊客展望未來。新建築則沿著花園的東側建造,尊重鄰里與都市脈絡,與環境達到型態上的平衡,新的Pedari旅舍共分為三部分,為了讓周遭區域都能享有美麗山景,刻意把中棟設計為較低矮的建築,也安排了許多可穿透的空間與開口,讓視野能自由流動不被遮蔽,成為連接人造城市與自然的中介角色,這些建築中的留白與不規則配置的開口,直接呼應可汗薩爾市的傳統房舍與窄巷構成的街景,宛如重建城市裡的漫步經驗,並將此邏輯延伸到住宿空間的設計模式,每個旅館房間都以獨立住屋的模式設計,旅客的落腳處成為他們在可汗薩爾市的家,這些小家庭以公共走廊連為一體,組成Pedari的社區聚落,面對廣大的花園綠地,以及遠處的田野及連綿山峰。
即使如此,Pedari旅舍的建築外觀並未採用歷史的視覺語言,白色為主的小建築群,以簡潔幾何的立方體組成,看似錯落紛亂卻韻律有致,現代的線條也有異於想像中的波斯情調,然而歷史的傳承並非一定得直接地重製舊時美學風格,建築師選擇在室內空間的配置上,效法可汗薩爾的傳統居家模式。這裡代代相傳的家庭生活方式,在住家裡總是以地毯為中心,所有活動都在此進行,同樣空間白天與晚上的功能各異,日間是家庭起居用餐所用,到夜裡加上床墊寢具就轉變為臥室,跟隨太陽的作息成為延續已久的生活方式,家裡不同窗戶依照陽光灑落的時刻,在各區域安排對應該時段的機能,Pedari旅舍同樣師法傳統,每個臨時小家庭裡都以起居、用餐、睡眠的時序設計,在當代風格的視覺裡體驗傳統作息。
Pedari旅舍的適時出現,為蛻變中的伊朗劃下一個節點,這個古老的文明跟隨著時代往前邁進,在紛亂擾攘的中東局勢裡,逐漸釐清自我準備再次加入國際社會,接下來勢必會有更多契合當代思維的精彩設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