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登於大誌雜誌12月 the Big Issue Taiwan Dec. 2015, photo © Keith Hunter, Sam Proctor, Davey, Col
英國的ESW愛丁堡雕塑工作室(Edinburgh Sculpture Workshop),兼顧扶持藝術工作、推廣藝術教育、以及帶動地方文化的多重功能,剛完成的「ESW 創意實驗室」與雕塑精神相輔相成,賦予ESW嶄新面貌,緊密連結時代脈動。
新的ESW愛丁堡雕塑工作室共分兩個部分,首先完成的建築是比爾史考特雕塑中心(Bill Scott Sculpture Centre),以及後期竣工的創意實驗室(Creative Laboratories),共同實現ESW愛丁堡雕塑工作室的創立精神。負責設計的Sutherland Hussey Harris建築事務所,與ESW合作長達15年,從早年幫助募款開始,磨合出相知相惜的默契,在設計上傾聽雕塑工作所需,完成了為創造藝術而創建的空間,ESW是實際創作發生中的場所,而不是高不可攀的冷漠畫廊,兩階段的建築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在完整中並蓄不同個性。
紐黑文區是愛丁堡市的古蹟保留區之一,留存蘇格蘭漁村的特殊建築形式,而新建房舍也大多複製沿用相同的傳統設計,維持區域特色,而新建築與整排的傳統住宅僅有一路之隔,基地地勢低於路面,另一邊則緊鄰現在改為自行車道的舊鐵路。建築師為比爾史考特雕塑中心設計的碩大白色量體,環繞包覆舊式鐵路工業廠房,磚牆對應著隔街的住宅房舍,保留區域記憶建築形式,在造型上順利銜接第二階段的設計風格,成為新舊時代的交錯緩衝,且因應基地地貌高低落差,整合街廓面建築與低處的廠房。工業建築的大空間得以多重方式靈活運用,包括教育中心、會議研討空間、藝術家住所、以及30間能讓各種雕塑媒材盡情揮灑的工作室,安排在遠離住宅區的彼端,降低對鄰里的噪音干擾,面向庭園及自行車道,激發創作靈感。
而隨後完成的創意實驗室,在造型上更大膽突出,以一根聳立突出於周遭環境的高塔為界,象徵式地劃分出兩建築區塊,銳利三角形的瘦長高塔共28公尺,上半部開口在白天陽光灑落,映照出戲劇性的陰影變化,在夜裡則燈火照耀,成為城市裡的一盞溫暖明燈,雕塑性的建築光影契合ESW工作室屬性,也成為新象徵與當地新地標。建築體由高塔一路延伸,呈方形圍繞著中庭,屋頂往中央稍做傾斜,營造出如同公共舞台的空間效果,刻意與第一階段的雕塑中心做出對應,在造型上虛實互補,在功能上完備所需。圍繞中庭的量體,以短牆區隔為韻律和諧的等分小間,半開放的模式是的穿廊,可多變配合公共舞台舉辦的各種活動,另一側則是大片的連續玻璃窗,造就絕佳的雕塑展覽場地,呈現在自然光下的雕塑之美,而緊鄰高路面的區域則設計了咖啡廳與小商店,做為社區居民的新交誼場所,在空間與意義上都定位成銜接藝術家專業工作空間與一般民眾的中介地帶,讓藝術能更不經意地融入日常生活。
ESW愛丁堡雕塑工作室以低廉的價格,讓藝術家得以負擔工作與展覽空間,無後顧之憂地追求創作成就,並深信藝術與文化能成為社區發展的動力,在新建築設計的要求中處處可見對民眾參與的熱切渴望,也要成為吸引外地雕塑家與文化活動的藝術中心,更與多所藝術學校合作教育課程,累積學術上的影響力,在福斯灣海岸邊增添一筆新穎且實力雄厚的藝術色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